4.2材料檢驗
4.2.1檢查產品合格證,核對材料的規格、型號、材質、數量等符合設計要求。
4.2.2 對材料進貨驗收中,按全數檢驗和《材料抽樣檢驗規定》進行檢驗或試驗。
4.2.3管道管件和閥門的型號、材質及工作壓力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,并且有合格證,質量證明書。
4.3管道管件閥門清洗
4.3.1制冷系統管道材質為無縫鋼管。
4.3.2管道安裝前進行內外壁的除銹,按設計要求除銹后進行防腐
?。?)制冷管道在安裝前必須進行除銹、清洗和干燥,管內要清潔且不能有水分。
?。?)對于鋼管,可用人工或機械方法清除管內污物及鐵銹,再用棉紗、破布浸煤油反復拉洗干凈。
?。?)然后用干燥的壓縮空氣吹凈鋼管內部,用淺色布檢查內壁無污物為合格,并及時封閉管口兩端,保持清潔干凈。
4.3.3閥門進出口封閉應良好,且無損傷、銹蝕等缺陷,無須解體的閥門應除凈防腐油脂,凡需解體清洗的閥門,用煤油進行清洗,清洗后用棉布擦拭干凈,無污銹為合格。
4.3.4閥門安裝前應進行強度和嚴密性試驗,強度試驗壓力為閥門公稱壓力的1.5倍,時間不得少于5min;嚴密性試驗壓力為閥門公稱壓力的1.1倍,持續時間30S不漏為合格,合格后應保持閥體內干燥,并及時填寫閥門試驗檢查記錄表。
4.4測量定位
4.4.1按規范要求和設計施工圖所標管道坐標位置、管道口徑、類別及時復測土建做好的管道穿越基礎、墻板、樓板的予理套管及預留孔洞的坐標位置。
4.4.2按設計施工圖所規定坐標、走向,根據已有建筑物和設備室內標高基準線,用測量工具測出管道及管道支架的現場安裝的坐標位置,標高位置,并繪制出管道單線圖及支架加工預制圖。
4.5支吊架預制與安裝
4.5.1支架預制:支架的形式、位置、間距及管道安裝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,焊接時不得存在漏焊、欠焊、裂紋等缺陷,焊接變形應予矯正。支架預制后應進行防銹處理和一度面漆。
4.5.2支架安裝:管道支架安裝應平整牢固,位置正確,與管道接觸緊密。管道上下敷設時,冷管道應在下部。溫度較底的管道與支架之間應有襯墊與支架隔斷,襯墊厚應與隔熱層厚度相同,寬度與支架一致,表面平整。
4.5.3管道支架的最大間距應符合以下規定(見表1)
4.6管道安裝
4.6.1根據施工圖繪制預制件加工圖,施工中嚴格執行“上堵下開”施工方法及時封堵管道水平和朝上的開口,防止異物進入管道。
4.6.2管道安裝一般先裝大管道后裝小管道,先安裝支架后安裝管道,先裝總(干)管,后裝干管、支管。
4.6.3 管道安裝的坡度與坡向應符合設計及設備技術文件要求。
4.6.4液體管道不得向上裝成“凸”形(見圖2-1)。氣體管道不得向下裝成“凹”形(見圖2-2)。
4.6.5液體干管引出支管,必須從干管底部或側面接出;氣體干管引出支管,必須從干管頂部或側面接出。有兩根以上的支管與干管引出時,連接部位應錯開,間距不應小于2倍管直徑,且不小于200mm。(見圖3)
4.6.6 管道穿過墻或樓板應預埋套管。套管應與墻面或板底面平齊,高出樓板面20mm。
4.6.6.1管道焊縫不得置于預留孔洞或預埋套管內。
4.6.6.2管道與套管的空隙應用不燃絕熱材料填塞緊密,并不得作為管道的支承。
4.6.7管道與壓縮機或其他設備相接應無應力,不得強應對口。
4.6.7.1管子的切割、鉆孔宜用切割機、鋸床、車床、鉆床等機械方法進行,還可以用氧、乙炔火焰切割方法。公稱通徑≤DN50的管子宜用切割機切割。
4.6.7.2鋼管切口表面應平整,切口平面允許傾斜偏差△為管子直徑的1%,且不得超過3mm。(見圖5)
4.6.7.3鋼管彎管可采用冷彎或熱彎,測量彎管任一截面上的最大外徑與最小外徑差不應大于8%。熱彎管加工后用紫銅榔頭輕輕敲打管道外壁,用干凈空氣吹掃清除管道內壁氧化皮等。
4.6.7.4管口翻邊后應同心,且有良好的密封面。
4.6.8其它注意事項
4.6.8.1管道,管徑小于φ20mm時一般用紫鋼管,管徑φ25mm以上時可采用無縫鋼管。
4.6.8.2管道成組并列安裝時,其彎曲半徑應相同,間距、坡向、傾斜度應一致。